1943年爆发的鄂西会战,其起因看似出人意料却又暗含深刻的战略逻辑。当时宜昌虽已沦陷于日军之手,但长江航道的控制权仍牢牢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,这导致日军无法将缴获的重要物资顺利运出。在宜昌港口配资具体流程,11艘满载战略物资的大型运输船被迫滞留,这些船只对物资匮乏的日军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。
展开剩余44%纵观整个会战,陈诚虽判断出部分敌情,但未能完全识破日军计谋。蒋介石的过度干预更打乱了原有部署。若非74军和暂编第6师的英勇作战配资具体流程,第六战区恐将遭受更惨重的损失。这场战役深刻揭示了战争中情报判断与指挥决策的关键作用,也展现出中国军队在抗战后期的顽强战斗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镕盛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